文 / 八真 来源 / 节点财经
“浙商银行再也不一味追求规模情结,再也不走‘垒大户’的老路,再也不关注‘挣快钱’,这些都是浙商银行追求长期价值的选择和方向。”
在浙商银行4月3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,前一天刚被提名为行长的陈海强如是说。
得益于更加务实的选择和方向,浙商银行在过去一年实现了“三增”:截至2024年末,总资产3.33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5.78%;营业收入676.50亿元,同比增长6.19%;归母净利润151.86亿元,同比增长0.92%。
但整体并不能掩盖个别的局促,由表及里地分析,浙商银行隐藏在水面之下的“暗礁”也很清晰。
一、存款定期化提速
长期以来,商业银行基于揽储放贷的基本职责,普遍对定期存款趋之若鹜。因为,这代表着低成本的稳定负债源流,以及可控的流动性风险。
然而,此一时,彼一时。随着高增时代远去,LPR(贷款基础利率)开启探底模式,原有的底层逻辑逐渐被颠覆,定期存款也从“小甜甜”变得愈发像“牛夫人”,成为商业银行的沉重包袱。
当下,浙商银行正面临这一考验。
财报显示,截至2024年末,浙商银行来自公司和个人的定期存款余额合计为13885.92亿元,同比增长22.74%,增速较2023年的15.33%加快近7.5个百分点;占比72.24%,较2023年末的60.54%提升近12个百分点。
作为对比,活期存款则净减2,061.47亿元,同比下降29.22%,占比也从2023年末的37.75%缩小到本期的25.97%。
图源:浙商银行财报
一升一降的背后,反映出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将自己的储蓄“梭哈”为期限更长,孳息更高的定期存款。
对浙商银行来说,这意味着获得了更持久、更充足的生长营养,但付出的代价也更大 。
体现在报表上,2024年,浙商银行利息收入1,106.97亿元,涨幅仅0.40%,但利息支出655.40亿元,同比增长4.49%。
利息收支情况(体量、结构等)作为直接决定净息差水平,即定价根基,也导致浙商银行的该项指标显著承压。
2021年—2023年,浙商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.27%、2.21%、2.01%,2024年为1.71%,跌幅逐年扩大。
对此,浙商银行管理层坦言,净息差下滑是行业共性和业务转型主动调整后的综合结果,目前该行净息差仍居股份行靠前水平,2025年预计仍处于下行通道,但降幅将明显收窄。
事实上,这亦是整个赛道的痛点,亦或者是“宿命”。
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最新披露,2024年第四季度,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.52%,环比减少0.01个百分点,同比减少0.16个百分点。拉长视线,2022年—2024年,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萎缩了0.45个百分点。
二、卸掉历史包袱?
“三年来,浙商银行始终把风险化解作为头等大事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和处置风险,成功地卸下了历史包袱。”就外界关心的不良资产问题,浙商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陆建强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。
背后,是浙商银行始自内部的“刮骨去毒”。2022年—2024年,该行对不良资产的核销规模分别为110.57亿元、89.28亿元、128.52亿元。陆建强透露,近三年,浙商银行已化解近2000亿元不良。
反馈至年报,截至2024年末,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.38%,连续四年下降;拨备覆盖率为178.67%,较2023年略有下滑,但基本保持稳健。
不过,和同属城商行赛道的竞友相比,浙商银行无论是不良贷款率,还是拨备覆盖率,均存在可观的差距。
2024年,宁波银行、江苏银行、杭州银行、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.76%、0.89%、0.76%、0.83%,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89.25%、350.1%、541.45%、340%。
这意味着,同场竞技时,浙商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往往隐含着较强的坏帐预期,即盈利缺陷,这恰恰是资本市场不愿意碰触的不确定性因素,容易形成“价值陷阱”,而不足200%的拨备覆盖率又彰显其资金“安全垫”的单薄。
同时,截至2024年末,浙商银行的关注贷款达到444.88亿元,比2023年末增加94.05亿元;关注贷款率2.40%,比2023年末上升0.35个百分点;关注贷款迁徙率42.78%,较2023年末的28.32%大幅上扬14.46个百分点。
通常来讲,不良贷款率与关注贷款迁徙率的变化应该是正相关。换句话说,关注贷款是最有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的,浙商银行存在不良贷款进一步扩大的潜在危机,后续资产质量或承压。
图源:浙商银行财报
此外,通过深化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,2024年浙商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降至1.55%,较年初减少0.93个百分点。
但不容忽视的是,在报告期内,浙商银行的前十大贷款客户中,房地产业占了四席,总借款金额超过150亿元。
三、在风雨中干活
提及近几年浙商银行在职和卸任高管频繁涉案被查的现象,董事长陆建强并不讳言,称是“穿越了风雨,懂得了正和严的重要性”。
过往数年,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、浙商产融“投贷联动”的影子银行业务打法,曾令其步入成长“快车道”,但也为后来的“狂风暴雨”埋下隐患。
公开资料显示,从2021年到2024年,浙商银行先后被立案调查或带走的高层包括原副行长张长弓、原董事长沈仁康、原行长张荣森,引起浙江金融圈震动。
陆建强坦言,在以案促改过程中,确实感受到银行机构经营要“正字当头,严字为要”,感受到坚持合规的重要性。
在《节点财经》看来,浙商银行要警醒的远不止于此。比起事后诸葛,如何在“风雨”来临前,做好有效预防和准备工作更为关键。
近期,因为员工在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中签订空白合同,向保证人隐瞒实际贷款金额,以及员工与客户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,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被浙江金融监管局罚款70万元;
实际上,自2025年开年,浙商银行已经多次被罚。
3月17日,浙商银行滨海新区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,被滨海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;
1月27日,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、信贷业务不规范经营、资产池业务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等,浙商银行上海分行领到一张超大额罚单:1680万元。
同一时间,由于变相“存贷挂钩”增加企业融资成本,贷款“三查”不到位等,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被罚款共计170万元。
简单加总,浙商银行一个季度就被罚1950万元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浙商银行收到行政处罚30多次,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000万元。
屡屡受罚,折射出浙商银行合规意识的薄弱,监督机制的欠缺,也是其需要着重强化的地方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浙商银行在2024年收获了可圈可点的“成绩单”,但针对2025年,券商依然给予了相对保守的预测。
国信证券研报指出,浙商银行基本面整体表现较为稳定,但考虑到行业经营压力较大,略微下调盈利预测并往前推一年,预计公司2025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。
平安证券亦小幅下调浙商银行今年的盈利预测,预计EPS为0.57元,此前为0.62元。
*题图由AI生成
疯狂❌自慰爽www看片动漫 | 5天前 |
蕾玖被扒开腿做❌同人网站 |
91无码精品㊙️入口国产 | 8天前 |
猛男GayGay✅✅自慰网站 |
裸体王冬被❌吸乳羞羞小视频 | 9天前 |
纲手被扒开腿❌同人网页91 |
男人GaYGAYS✅自慰 | 3天前 |
无尽❌触手❌3D❌女仆 |
HD▶️Video | 8天前 |
亚洲AV㊙️无码一18禁 |
美女被❌吸乳羞羞在线观看 | 0天前 |
蜜璃被❌到爽🔞高潮痉挛漫画 |
69丨九色丨国产熟女❤️ | 7天前 |
胡桃裸体❌开腿本子视频 |
精品㊙️一区性综合三区 | 8天前 |
男GaYGAYS✅免费推荐 |
小舞被🔞黄漫免费无码 | 5天前 |
小受受扒开屁股挨🌿网站 |
poren300😍😍 | 1天前 |
原神芙宁娜裸体❌开腿本子 |